文哥哥
2019年12月9日
从常州理想基地回来也有10天了,一直没动笔,工作忙其实只是借口,不知道从何说起才是真的。还好,其他体验官的帖子已经介绍的非常详细了,从外观、车机、辅助驾驶和2020款的各项优化增配,甚至关门力度大小,门边的胶条使用等细节部分也拿着放大镜探究,只有车主和车黑才能干出这事。各位看官也从多种渠道了解得非常通透了,就不再赘述,我重点分享一下车辆的动态感受吧!
这次试驾我有非常明确的目标,就是想看看在9月试驾pp3车型后的各种疑惑,或者说我认为可以再提升的点:转向的轻重手感、油门的动态响应,刹车踏板的脚感和制动力反馈、底盘悬架的表现是我着重体会的方面。
试驾路线是从理想基地一直到太湖的拈花湾,其中包含了小部分的城市道路、国道、高速和长坡,可以说基本涵盖了95%车主的日常使用场景,我来回开了将近有100公里,算是有一点体会,现向各位车友汇报。
2020款从原来的两种驾驶模式(纯电优先、增程模式),调整为现在的三种驾驶模式(增程模式、混动模式和电量保持)。其实原来的两种驾驶模式,我会觉得逻辑有点奇怪,大家都知道,纯电优先模式,车辆行驶把电池的电量一直用至17%就会启动增程器,再由增程器发电给电动机来驱动车辆,这种模式很好理解。调整前的增程模式,一开始先用30%的电量驱动车辆,电量剩下70%的时候增程器启动,然后一直行驶至燃油用尽,再由剩下的70%电量驱动车辆。但是这两种模式是不可以随意切换的,也就是说我一开始用纯电优先,当我使用了50%的电量,这个时候我想去切换成增程模式,系统是不支持的,一定要用到17%的时候才会启动增程器,那么在这种逻辑之下就会产生一个问题。大家试想一下,比如我走一趟300公里的长途,一开始是80公里国道,这段距离如果我用纯电优先的话,自然使用的电量是要超过30%的,那么我上了高速,想用增程模式,由燃油驱动车辆,剩下的电量等下了高速回城区再使用纯电优先,但是问题来了,电量超过30%之后是不能切换成增程模式的,一定要使用到17%才可以,这种逻辑会不会很奇怪?还好量产版重新调整了驾驶模式,这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,可以由驾驶员自主选择用哪种驱动方式,现在的增程模式和混动模式可以在任意时候自由切换,城区用电,高速用油,下了高速回城区再用电。在我的用车环境下,会这样选择驾驶模式,首先我有车库,可以安装充电桩,很自然在市区行驶,我会选程增模式用纯电,没电了随时充,特别方便。跑个小长途,我会选择混动模式,油电共用,保证驾驶体验。500公里以上的长途我会选择电量保持,随时可以加油,到了目的地又可以用纯电继续行驶,也算省心。对我来说,新调整后的驾驶模式已经可以满足我所有的用车场景了,非常合理。可以看出,在最关键的增程驾驶体验上,理想是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的,术有专攻。
整车隔音:非常棒,前后排双层隔音玻璃,米其林的静音轮胎和整车隔音工程,NVH这项,没得说。
转向手感:PP3的车辆,无论是在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之下,转向都是偏轻的,而且特别模糊,路感不清晰,感受不好。但是在量产车型上面,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,舒适模式转向轻重适中,运动模式加重明显,两种模式区别较大,指向性也稍微清晰了,路感还是偏模糊,但已经达到了正常水平,有所进步,可以接受。
油门响应:PP3车型哪怕在运动模式之下,油门的初段是迟滞的,完全没有电动车的爽快感,我当时反应最强烈的就是这个点。量产车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奇怪设定,运动模式之下,油门初段响应迅速灵敏,踩下油门踏板的深浅和提速表现非常的线性,踩多少有多少,整个提速过程非常的爽快,但又不会过于突兀,驾驶员可以很好的控制,电动车起步应有的表现又回来了。
动力表现:得益于电动机的特性和油门响应优化,从起步加速至我国最高限速120公里这段区间,整个加速表现可以用轻快迅猛烈,一气呵成来形容,高速再加速能力也从容淡然,对于一台2.3吨的7座中大型SUV来说,已足够用了。
刹车脚感:PP3车型的刹车脚感调的有点业余,初段硬,深踩后又与车速制动预期不符,就是常说的不线性。2020款已完全解决这个问题,初段回馈适中,踩下后的制动反应灵敏,深踩制动力线性增强,给予驾驶者信心,表现优秀。
增程器运转时候的声音:负责任的说,增程器启动的那一瞬间,如果不看仪表的能量流,是完全无法感知的,但是在运转过程中,特别是中高速行车,还是可以感受到发动机的运转声音,但是这个声音并不嘈杂,只是你能感受到有这个声音罢了,我觉得没有问题。在混动模式下,中高速行车减速至30公里后,增程器会自动停止运行,用纯电行驶, 但在发动机停机的那一瞬间,你能感受到轻微的抖动,就像我们燃油车关闭发动机那一瞬间一样,除此之外,我没有感受增程器的其它任何抖动。
底盘悬挂的表现:在PP3车型时,舒适模式下感觉有点像开船,悬挂偏软,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悬挂后期压缩的有点碎,给人的感觉整个底盘有点散,我有点失望。但是2020款量产版从连杆衬套的选择,到悬挂行程的调整,进行了全面的优化,量产版悬挂的初段,保持了一定的柔软,中后段又非常的有韧性,整个悬挂表现很舒服,而且足够有支撑力,对各种坑洼路面悬挂行程后段化解的更从容,也不会有细碎的问题了,底盘感受非常的整,偏德系风,这套底盘的调教在我看来是有功力的。
新加入的可变进气格栅:这个配置对于增程车型来说尤为必要。冷车行驶,增程器自动介入时是没有热车这个概念的,增程器会直接运转在当前工况所需能量的转速区间,进气格栅自动闭合,可以大大缩短增程器进入高效运转温度时长,从而带来两个最明显的好处,节省燃油和减少发动机磨损。
车辆耐久性:根据理想白车身和底盘刘总介绍,正常使用情况下(绝大部分人的用车场景无外乎于就是高速、国道、市郊),30万公里没问题。在我看来,在现代工业生产下,配合良好的材质选择和优秀的供应商,整车的耐久性在满足我们的用车周期,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简单说两句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。整个语音交互非常的方便,很多常用的功能免唤醒就可以直接语音使用,非常便捷。辅助驾驶ACC自动跟车和减速都表现的非常柔和,就像一个老司机在开车一样,结合车道保持在高速行驶时也能很大程度的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,自动变道对我来说是鸡肋,我基本上不会去使用。跟车距离是用1~7的数字来调整,我个人认为不够直观,每调整一个数字,也不知道它的距离是有怎么样的变化,如果是用前后两台车的画面距离来显示,会直观很多。
写在最后,从这次试驾和体验来说,结合以上几个大点,2020量产版车型与我最开始试驾的PP3车型,在宗合驾驶层面来说,完全是两台车,可以说已然优化的相当完善了,乃至于我基本上找不到特别的不足,表现很成熟,辅助驾驶和车机体验也同样优秀。理想one作为车和家的第1款上市车型,综合素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,最起码在我能感受到的地方都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。其他比如说异响,车机是否会出现高频率死机?是否会出现我们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小问题?那就只有大规模交付后的车主才有发言权了。
共 27 条评论
chujiwushi2
是吗
智者胜
一笑而过
永顺嘉泰门业
用户已注销
夜无眠
未来
粤来粤理想
广州湾ONE
文哥哥
小莉呀
云淡风清
文哥哥
理想湾-老虎
理想湾-老虎
文哥哥
中山的薯屈屈
文哥哥
广州KK
理想先锋
文哥哥